新桂阳10月31日讯(记者 陈勇 谢新阳)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质量更是耕地的“芯片”。今年以来,白水瑶族乡抢抓机遇、主动履职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强基础、增产能、促提升的重点工程,把零散地块变成高产田,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白水瑶族乡山多地少优质农田稀缺 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发展步伐 2023年白水瑶族乡凭借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发展潜力成功入选省级民族乡村振兴乡镇 成为了郴州市首个共同现代化试点民族乡镇。借此契机,该乡积极争取并成功落地了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共涉及6村6个标段,项目金额为300余万元。其中杨柳村庙山湾标段项目包括修建800米的机耕道路和800米的水渠,总投资额为52万元,目前部分标段正有条不紊施工中。
白水瑶族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张宝平介绍道,“我们将因地制宜,排忧解难,积极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将原来的巴掌田低效田化零为整,形成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新局面。”

在项目启动之初,村民们的积极响应为项目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部分村民因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认知局限,提出了关切与疑问。村民刘某出于公益考虑曾自费一万余元,在庙山湾标段原有的机耕道路上铺设砂石夯实路面以方便村民生产生活,问询施工方能否给予适当的补偿。
“面对这一情况,乡村干部、驻杨柳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迅速响应,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实情,通过面对面交流,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耐心细致地向村民们解释项目的重要意义与长远效益。”白水瑶族乡杨柳村村支书唐小峰说道。

同时,针对村民刘某等人疑虑也给予解释答复,认为刘某主动在机耕道路上铺设砂石方便群众农业生产和出行的行为值得肯定与表彰,并积极主动推动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当地村民种粮的积极性也更高。
“机耕道和水渠建成后,我们农民种田更有信心,希望明年的收成更好。”白水瑶族乡杨柳村村民邓远林满意地告诉记者。
下阶段,县纪委监委及有关部门、乡镇将继续加强项目监督与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双达标。同时,将密切关注村民的反馈与需求,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难,让‘粮田’早日变为‘良田’,持续推动当地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责编:宁娟
来源:桂阳县融媒体中心
县古郡志愿者协会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市县联合凌晨出击 捣毁私屠滥宰窝点 筑牢肉品安全防线
我县举办形体礼仪优雅美学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
桂阳三中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
幼儿园萌娃“趣”探消防站 致敬“火焰蓝”
践初心 办实事|方元镇谷田村:以工代赈项目火热推进 家门口就业增收两不误
七旬“茶奶奶”的油茶梦:种出满山金果 致富一方乡亲
县融媒体中心举办2025年“共建共享 全民健康”科普讲座
下载APP
分享到